竹溪县: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
时间:2024-11-08 10:36:30 来源:竹溪县委组织部 作者: 陈龙兵
竹溪县地处大巴山脉东段北坡青峰断裂带中心,属于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县。近年来,竹溪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基层应急管理设备不足、力量不强、能力不够等问题,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为抓手,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织密网络,压实责任。竹溪县将地灾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一手抓党建,一手抓防灾减灾治理,成立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地灾防治工作专班,建立镇干部、村干部、地灾监测员、农户四级联动应急响应体系。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到网格、到责任人,精准发力,依托“小网格”,构筑防灾减灾安全“大屏障”。紧盯巡查预警、险情上报、预案启动、人员转移等关键环节,编制印发镇村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图。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调研和排查45人次,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开展隐患排查和指导防御地质灾害工作。严格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实现地质灾害安全防范和治理范围全覆盖和无缝衔接。组建应急救援队伍87支2656人,对全县重点防范的51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全面大排查743人次,绘制避险转移“路线图”600余份,确保灾害早发现早处置。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在党组织的协调下,与水利、交通、应急、气象、自规等部门建立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党员带头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精准发布地灾预警信息,压实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切实把“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落实到位。7月份强降雨以来,累计向15个乡镇发送预警信息及工作提示18条,确定7处风险大、险情严重的隐患点,转移群众14次,共105户257人次,无人员伤亡报告,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通过上争项目、本级财力支持,推动建立“一主八副”县乡应急预警指挥体系和县、乡镇(局)、村三级应急指挥调度视频会议系统,全面打通县乡村的应急指挥壁垒。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抓手,加强专业监测点的布设和运行,选聘地灾影响户中责任心强、号召力强、组织力强的群众担任地灾监测员,为地灾监测员全面配齐地灾预警响应工具包(每套包含一个喇叭、一面铜锣、一把手电、一个哨子)。按照“十个一”标准建设38个基层应急服务驿站,全县297处专业监测点安装设备1032套,可对地表位移、地裂缝和雨量等专业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全县5人以上地灾隐患点专业监测全覆盖。
宣传培训,筑牢防线。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通过户院会、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35场次,让群众熟悉避险路线和方法,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推进应急能力提升“薪火计划”,培训灾害信息员731名。
今年以来,由于基层群众和村干部发现、上报、人员转移及时,竹溪县丰溪镇洞滨口村和水坪镇鸳鸯池村两起4户挽救12人生命的成功避险避灾案例,先后得到应急管理部和省应急管理厅的通报表彰以及省长王忠林、市委书记黄剑雄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