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房县:坚持“找到人、凝聚人、用好人”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更有为

时间:2025-03-31 10:28:38    来源:房县县委组织部    作者: 袁昊 田梦婷

党员走到哪,哪里就有“家”。房县聚焦流动党员排查发现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若干措施,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引导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一面旗帜“两地红”。

精细管理,确保流动“不流失”。一是深入摸排清底数。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流出、流入党员信息,加强动态管理,做到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县一库,目前全县纳入信息库管理的流动党员849名,纳入管理的流入党员10人。二是建强组织优服务。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依托房县驻北京商会建立“中共房县驻北京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组织27名在京党员相互联络、共同学习。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业园区、20个乡镇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窗口,印制《服务指南》,联合人社、民政、市场监管等单位,探索“一站式”服务机制,为流动党员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三是结对包联常联系。建立“1+1”“1+N”联系机制,每名支部委员至少结对联系1名流动党员,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联络、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动态,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家乡和组织的关心关怀。

丰富形式,确保学习“不掉队”。一是线上学习常态化。分支部建立流动党员QQ群、微信群,依托“钉钉政务”“腾讯视频”等平台,建立“网上党校”,开设3个专题21堂课程,流动党员在线学习5000余人次。利用“学习强国”、房县党建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实时推送理论知识、时事政策、党性教育影像资料等,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创新推行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现场会+视频会”模式,邀请流动党员与在家党员一同参与学习讨论。二是线下学习制度化。将流入党员纳入流入地党支部日常教育管理体系,邀请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创新开展“班组周会”,让企业党员兼顾工作和学习。三是返乡学习专场化。抢抓元旦、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高峰期,动员20个乡镇党委组织召开能人返乡座谈会34场,开展“家乡一日行”活动58场(次),以“专题辅导+实践参观+党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向流动党员介绍家乡发展新面貌、党建工作新动态、优秀党员的事迹等,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情感。四是送教上门贴心化。采取“四个一”机制(打一个电话、致一封信、寄一份学习资料、向流入地发一份工作函),让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离家不离党,时时受教育,向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1800余套。

搭建平台,确保作用“发挥好”。一是支持鼓励返乡发展。以乡情乡音为纽带,通过“五员领衔 共同缔造”工作机制,把推动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好前景精准传递到流动党员群体中,2021年换届以来,全县共吸纳150余名返乡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领办艾叶产业、酒神湾民宿、黄酒合作社等30余家企业,让流动党员“潜力股”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能手”,激活“归雁动能”。二是引导当好家乡“推荐官”。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带回一批资金、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引进一个项目、献出一条金点子、输出一批劳动力”“五个一”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当好政策“宣传员”、致富“信息员”、创业“示范员”和矛盾“调解员”,在流动党员宣传推介下,带动就业创业10000余人,2024年,总投资20亿元的25个项目在房县集中签约落地。三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三亮”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亮身份、亮承诺、亮担当,鼓励企业在生产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班组”,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班组无次品、党员部门无违规”的“三有三无”活动,23名流动党员在流入地被选拔担任企业班组长、64名流动党员所在岗位被评为“党员示范岗”。